公路運輸具有什么樣的特點
1.機動靈活,適應性強
公路網密度比水路網、鐵路網大,分布廣,可達性好,公路運輸在時間上的機動性明顯大于其他運輸方式。車輛可隨時調度、裝卸、起運,對客、貨運輸特別是較小批量的人員和貨物的緊急運輸、救災及軍事運輸具有很強的適應性。
2.“門到門”的直達運輸
由于汽車體積小、質量輕,既可沿著密度大、分布廣的公路網運行,又可離開公路網進入工廠廠區、農村田間、城市街道、機關單位和居民住宅院內,所以公路運輸可把旅客從居住地門口直接送到目的地門口,可把貨物從發貨人倉庫門口直接送到收貨人倉庫門口。這種“門到門”的直達性是火車、輪船和飛機等其他運輸工具難以實現的。
3.中、短途運輸全運程速度快
公路“門到門”的直達運輸,可減少旅客因轉換交通工具所需要的等待時間和步行時間,在限時運送或臨時急運貨物方面更是優于其他運輸方式。特別是對中、短途運輸,其整個運輸過程的速度比其他運輸方式更快捷。
4.原始投資少,資金周轉快
公路運輸設施建設費相比軌道和航空運輸要低廉,且運輸工具的購置費用也相對較低,因此原始投資少、回收期短,容易擴大再生產。據統計,在正常經營情況下,公路運輸投資每年可周轉2~3次,而鐵路運輸的投資3~4年才能周轉1次。培養汽車駕駛員一般僅需要半年左右,而培養火車、輪船和飛機駕駛員則需要幾年。
5.運量較小,能耗較高
公路載運工具運量較小,即便是目前全球載重量最大的礦用卡車——徐工DE400電傳動自卸車,載重量可達400t,但仍比火車、輪船小得多。由于載重量小,行駛阻力比鐵路大9~14倍,因此除了航空運輸,公路汽車運輸的能耗最高。
6.運行持續性較差
據有關統計資料表明,在各種現代運輸方式中,公路的平均運距最短,2013年我國公路營運性客運平均運距60.70km,相對于鐵路客運平均400km左右的運距,公路運行的持續性較差。
7.安全性較低,污染環境較大
根據歷史記載,自汽車誕生以來,汽車已經侵吞了3000多萬人的生命,超過了艾滋病、戰爭和結核病人每年的死亡人數。特別是20世紀90年代開始,死于汽車交通事故的人數急劇增加,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公布的統計數據,僅2009年,全球就有超過130萬人死于道路交通事故,而死于自然災害的人數不超過3萬人。汽車所排出的尾氣和引起的噪聲也嚴重地威脅著人類的健康,是大城市的最大污染源之一。
以上關于“公路運輸具有什么樣的特點”的知識,小編已經給大家詳細介紹清楚了,希望可以給大家幫助!了解更多關于物流知識,請隨時關注東鑫物流。